新闻中心News
大同:云冈区小杂粮“凤凰联盟网址链”出亿元大产业
在云冈区一粒粒不起眼的小杂粮,正通过现代化加工技术“链”出亿元大产业。近年来,云冈区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,将传统粗放的小杂粮种植升级为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,凤凰联盟注册带动土地增收农民致富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冈区鸦儿崖乡杂粮加工厂,看小杂粮如何变身“金豆子”,铺就乡村振兴的“致富路”。 走进云冈区鸦儿崖乡青山兴谷杂粮加工车间,凤凰联盟注册全自动生产线正高速运转。糙米经过筛除杂质、低温碾磨等工序,蜕变成黄灿灿的富硒小米。工人们忙着将新磨出的小米、糕面、荞麦面等分装打包,发往全国各地。 三年前,这里的小杂粮还停留在“论斤卖”的粗加工阶段。凤凰联盟注册合作社投资百万引进年产400吨的小杂粮生产线,通过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“低温碾磨技术”,让小米、糕面、荞麦面等产品保留85%以上的胚芽营养。合作社打造的“鸦栖泉”系列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,其中富硒小米的硒含量达每公斤150微克,是普通小米的3倍,成为北上广高端市场的抢手货。 在一村一品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中,云冈区鸦儿崖乡通过“品种引进+技术推广”的模式,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黍子、黑藜麦等优质杂粮品种,并以高于市场价15%的价格收购。参与农户户均增收1.2万元,土地亩产值从600元跃升至1600元。 云冈区鸦儿崖乡杂粮种植面积达4200亩,年产值近千万元。下一步,云冈区鸦儿崖乡计划投资500万元实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,建设500亩智慧农田和千吨级仓储中心,推动“鸦栖泉”品牌成为晋北杂粮标杆。鸦儿崖乡只是云冈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一个缩影。云冈区各乡镇积极发展特色小杂粮产业,打造小杂粮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链,守住了耕地底线,盘活了土地资源,增加了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